首先,在文件的签署与盖章方面,如果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,这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,会导致投标被否决。联合体投标时,若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,也会面临同样的结果。
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至关重要。如果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,比如资质等级不够、营业范围不符、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等,投标文件会被否决。像在一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中,要求投标人具备特定的施工资质,若不满足,就会被淘汰。
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不容忽视。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,除非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,否则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。而且,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,像交货期、付款方式、品质衡量准则等关键条款,若有遗漏或不明确,都可能会引起投标被否决。
报价方面,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,会使投标无效。因为过低的报价可能意味着投标人无法正常履行合同,而过高的报价则不符合招标人的预算要求。
另外,投标人若有串通投标、弄虚作假、行贿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,一经查实,投标文件必然会被否决。例如提供虚假的业绩证明、伪造资质证书等,都是严重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。在一些项目中,曾出现过投标人伪造业绩合同以提高竞争力,最终被取消投标资格的情况。
还有一些细节问题,如投标文件的装订、密封不符合标准要求,或者未按规定提供投标保证金,以及投标文件中存在很明显的文字错误或计算错误等,也可能会影响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的评价,导致投标被否决。